重要!2026上海北京选调生取消留学生报考资格
9月初,上海和北京相继发布了2026年度选调生公告,彻底关闭了留学生参加选调生考试的大门;北京保留了留学生通过“优培计划”报考事业单位的通道,但条件有严格限制。这一调整意味着,有志回国进入体制内的留学生需要重新谨慎规划路径。
政策解读:京沪选调生政策变革
上海在2025年9月9日发布的《上海市2026年度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公告》明确显示,选调对象仅限四类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。
这四类高校包括:
(一)北京大学等44所顶尖高校应届优秀毕业生;
(二)中央财经大学等30所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应届优秀毕业生;
(三)华东政法大学等22所本市高校应届特别优秀毕业生;
(四)中国科学院大学等3所新型研究型大学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应届优秀毕业生。
与2025年政策相比,2026年公告完全删除了关于“国(境)外高水平大学应届优秀毕业生”的表述,甚至未提及“留学生”一词。此外,招聘专业类别从6个缩减到5个,取消了“卫生健康类”。
北京政策同样严格。2026年度北京定向选调仅面向北京大学等43所“双一流”建设高校和北京交通大学等25所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,没有为留学生预留名额。
不过北京为留学生留下了“优培计划”的通道,但要求极为严格:
(1)2025年8月1日至2026年7月31日期间取得世界排名前100名的国(境)外院校(以2025年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为准)研究生学历学位
(2)学制1年及以上
(3)未落实工作单位
(4)本科阶段在“优培计划”面向的国(境)内相关学校(学科)就读
(联系我们获取院校列表)
政策影响:留学生不必恐慌
不过这种“门槛提高”的现象并不只针对留学生——国内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也同样面临机会缩减。多地选调生政策普遍将招录范围限定在少数重点高校,且高校名单持续缩窄。
留学生需要注意到,QS排名在体制内招录中的影响力下降,软科排名的重要性上升。北京“优培计划”明确只认软科前100院校,而非留学生更熟悉的QS排名。(但是,现阶段上海落户仍然认可QS、U.S.News等国外主流排名。)
这一变化将导致一些在QS排名靠前但在软科排名不占优的院校毕业生失去优势。
留学生替代路径分析
尽管选调生通道在收窄,留学生仍可通过其他途径进入体制内工作。
国考(中央公务员考试)是最广为人知的途径。职位覆盖中央各大部委、直属机构以及在地方设立的派出机构。
省考/市考(各省公务员考试)每年会单独组织。相比国考,岗位更贴近本地。
事业单位考试虽然严格意义上不是公务员,但在编制、福利和稳定性上接近。教育、医疗、科研、文化单位都有岗位。
央国企也是不错的选择渠道。一些企业近年大幅增加留学生招聘比例。
此外,各省“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”也对留学生提供编制内岗位。
留学规划建议
对于有计划回国后进入体制内的留学生,提前做好规划与充分准备是关键。
重视本科背景。北京“优培计划”要求留学生本科需毕业于国内43所双一流高校或25所高校“双一流”建设学科。留学生若计划回国发展,建议本科阶段选择国内重点高校。
留学目标院校定位要结合各大排名榜单来看,而非单一QS排名。
合理规划毕业时间也很重要。确保毕业时间符合政策要求,避免因时间错配错失机会。
尽早完成学历认证。计划报考要求学历认证的岗位时,务必提前办理好相关手续,避免临时申请耽误报考时机。